不只是飞行汽车:低空经济的十大应用场景深度解析

2025-09-23

低空经济是以1000米以下空域(可延伸至3000米)为核心,以民用有人机、无人机为载体的综合性经济形态,正在赋能千行百业,创造前所未有的价值。

低空经济的规模与影响

低空经济已经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。据中国民航局数据,2023年行业规模突破5059.5亿元,同比增速达33.8%。 按照这一趋势,预计2025年规模将攀升至1.5万亿元,2035年更有望达到3.5万亿元,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城市空中交通市场。

十大低空应用场景深度解析

1. 低空物流配送

低空物流是当前最为成熟的应用场景之一,特别是在解决“末端配送难题”上表现突出。对于山区、农村等交通欠发达地区,以及紧急药品、生鲜食材等对时效要求高的物资,无人机配送展现出独特优势。

案例:美团自2017年布局无人机物流,2021年在深圳开启常态化运营,截至2025年已覆盖100个城市,日均配送超1万单,配送时长较传统模式缩短40%。 顺丰在云南香格里拉用ES1000无人机运输松茸,将传统陆路48小时的运输时间压缩至8小时,单机日均运输量达500公斤。

2. 城市治理与警务执法

无人机正在重塑城市治理模式,提高执法效率。在交通管理、治安巡逻、应急处理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。

案例:温岭市划分重点区域3公里管控圈,布设多个无人机巢,形成3分钟快速抵达能力,实现交通警情与无人机响应同步,事故平均处置时间缩短6分钟,道路拥堵率下降75%。

3. 工业巡检

无人机在工业巡检领域正以“效率革命”重塑传统运维模式。在电力、风电、河道、石油管道等基础设施巡检中表现突出。

案例:复亚智能的全自动飞行系统能完成电网、风电、河道的“无人值守”巡检,4K相机与气体传感器的搭配,让单次巡检时间缩短至20分钟,故障识别率达90%。 大疆智图测绘系统与Matrice 4D无人机组合,通过AI自主避障与激光雷达技术,可实现厘米级精度建模,将人工巡检效率提升10倍。

4. 应急救援

在防灾减灾、消防救援、医疗急救等领域,无人机成为构建“立体化应急网络”的关键力量。

案例:重庆的无人机编队通过红外热成像与AI识别技术,实现火情30秒内精准定位,灭火响应速度提升3倍,将应急行动从“被动响应”转向“主动防控”。 中国电信也展示了应急救援的救生圈无人机等设备,为应急救援提供技术支持。

5. 农业植保与生产

农业是低空技术应用最为广泛的领域之一,从播种、施肥到病虫害防治,无人机正在推动传统农业向智能化转型。

案例:温岭市推行精准播种、植保、施肥等技术,植保、施肥环节无人机应用率分别达85%和70%。全市农业无人机保有量173台,覆盖种植面积达2万亩,亩均节省人工成本50元。

6. 低空旅游观光

低空旅游为消费者提供了全新的观光体验,成为文旅产业的新增长点。

案例:2025年3月,合翼航空的EH216-S无人驾驶eVTOL载人航空器获得全球首张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,标志着低空载人从“技术验证”迈向“商业运营”。 不久后,该机型在贵州黄果树瀑布完成观光首飞,全景舷窗设计让游客实现“飞行观瀑”。

7. 医疗配送与急救

在医疗领域,无人机正在解决药品、血液和医疗器械的紧急配送问题,特别是在偏远地区。

案例:中国电信发布的十大低空应用场景中包括医疗配送,无人机能够在紧急情况下快速运送医疗物资,挽救生命。

8. 环境监测与保护

无人机在环境监测、生态调查、污染源排查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,成为环境保护的“空中卫士”。

案例:日照市的低空综合智慧管理平台在矿山巡检、松材线虫病监测及疫木清理、森林防火等领域打造了可量、可测、可视化的低空场景创新应用。

9. 渔获运输与海洋产业

对于沿海地区,无人机正在改变传统的渔业运输方式,提高效率保持渔获新鲜度。

案例:温岭市创新“锚地—码头”无人机吊运作业模式,建立渔船锚地与陆地接收点空中物流通道,实现渔获点对点直运,渔获新鲜度显著提升,渔船等待时间缩减30%。

10. 低空安防与防控

低空安防系统通过对低空目标的探测、识别、跟踪和处置,有效应对无人机入侵等安全威胁。

案例:在安徽合肥打造全国首个公安领域低空安防样板,基于5G-A通感一体、雷达、光电等多源融合感知技术,实现600米以下高度飞行目标全量主动探测,识别准确率可达98%,航迹跟踪稳定性95%。

基础设施与政策支持

低空经济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建设和政策支持。芜湖市在空域保障和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,2025年共获批5块临时空域和14个临时起降点。

5G通信和北斗定位导航等天地一体化网络基础设施的融合建设,确保了低空飞行通信数据的互联互通与安全可靠。

政策层面,2024年国家首次把“低空经济”写进政府工作报告,定位为“新增长引擎”。2025年升级为“安全健康发展”,并配套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促消费。

发改委2024年12月新设低空经济发展司,专门负责编制中长期规划、统筹空域改革。

未来展望

低空经济不再是遥不可及的“飞天概念”,而是融入工业生产、民生服务的现实生产力。随着场景不断拓展、技术持续迭代,这个千亿级市场正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,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。

未来,低空经济将呈现政策体系完善、技术创新驱动、基础设施铺开、数据要素赋能、产业融合拓展等趋势。企业应瞄准物流、文旅、城市治理等高潜力赛道,依托政策红利加速布局。

作为低空产业从业者,我们正站在时代的风口,肩负着开拓这片蓝色天空的使命。只有深入理解低空经济的多元应用场景,把握行业发展脉搏,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抢占先机,共同开创低空经济的美好明天。



免责声明:我们尊重原创,也注重分享。文中部分素材来源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,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
文章内容如有错误内容,欢迎读者留言指正


阅读7
分享
写评论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