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低空经济爆发式增长,无人机物流、eVTOL通勤等场景加速落地,但“如何合法申请航线”仍是企业最大痛点。本文结合民航局最新政策与实战案例,拆解低空航线许可证申请全流程,涵盖资质、材料、审批、补贴等核心问题,助你少走弯路,抢占低空经济红利!
图 1:低空经济运营产业思维导图
低空航线不是想飞就能飞!企业必须满足以下硬性条件:
基础资质
持有《通用航空经营许可证》(CCAR-91/135部认证);
外资企业需商务部备案(持股≤49%)。
设备合规
无人机需CAAC适航证(如大疆Mavic 3 Enterprise);
eVTOL需通过民航局特殊适航审定(如亿航EH216-S)。
场景资质
电力巡检需能源局许可证;
跨境物流需海关总署备案(附案例:深圳-香港航线需提交《粤港澳飞行协议》)。
⚠️避坑提示:南京要求航线纳入《低空应用场景指导目录》,合肥载人航线需接入城市交通管理平台!
阶段一:预申请
登录全国统一平台UOM系统(https://uom.caac.gov.cn),提交《空域使用意向书》(3个工作日内反馈)。
阶段二:材料提交
核心文件:营业执照、飞行计划表(WGS-84坐标精确至小数点后6位)、安全预案(断链返航方案)。
阶段三:空域协调
空管部门排查冲突(如与民航航线重叠),耗时7-15天。
阶段四:终审发证
民航局颁发《低空空域使用许可证》,5个工作日内完成。
加速技巧:选择合肥、南京等试点城市,可走“绿色通道”(如湖南应急救援航线2小时极速审批)。
材料类型 | 核心文件 | 特殊场景补充 |
---|---|---|
典型案例:
南京长江物流航线:提交《物流可行性报告》+协调禄口机场空域+市交通局审核协议;
深圳跨境航线:需海关总署《跨境方案》+公安厅《反制系统接入证明》。
深圳:载人航线补贴100元/人·架次(年封顶1500万元);
南京:新开航线奖励20万元/条(首年飞行≥5000架次);
湖南:无人机物流航线一次性补贴10万元/条,旅游航线飞行超2500架次再补35元/架次。
赚钱机会:合肥eVTOL通勤、武汉跨江商贸航线(全国首条)、南京无人机灯光秀已落地变现!
法律责任:黑飞罚款2000-2万元,涉军事禁区可判刑;
数据安全:测绘数据出境需省级网信办审批;
设备要求:无人机需双冗余导航(北斗+GPS),eVTOL需符合2025新适航标准。
考核升级:物流航线避障算法纳入审批指标;
资质加码:建议同步考取CAAC执照+北斗认证;
技术适配:优先选择支持Remote ID机型(如大疆Mavic 3 Classic)。
结语
低空航线申请看似复杂,实则“标准化流程+政策红利”清晰可循。企业只需抓住资质、材料、区域选择三大核心,即可高效通关。
全国审批入口:UOM系统(https://uom.caac.gov.cn)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