⽢肃省博物馆
⽢肃所处的陇右⼤地,是华夏⽂明的发祥地之⼀。丝绸之路的开通给⽢肃⽂化带来了⽆限活⼒,使其在⺠族融合进程中所形成的过渡性特点愈加突出,成为中原⽂化与⻄域⽂化扩散、交流与融合的交接点。
博物馆介绍
⽢肃省博物馆位于⽢肃省兰州市七⾥河区⻄津⻄路3号,是⽢肃省规模较⼤的综合性博物馆,
该馆建于1956年,建筑⾯积2.1万多平⽅⽶,展览⾯积1.3万多平⽅⽶。
⽢肃省博物馆收藏有历史⽂物、近现代⽂物、⺠族⽂物、和古⽣物化⽯及标本约35万余件。涵括从⽩垩纪的古⽣物化⽯标本到旧⽯器、新⽯器时代的彩陶⽂化;从商周以来的⻘铜器、陶瓷⽟器到汉唐的丝绸之路⽂明;宋、元、明、清的瓷器、⽊雕、丝织品、绘画。其中尤其以馆藏彩陶、汉代简牍、⽂书、汉唐丝绸之路珍品、佛教艺术萃宝最为突出。常设陈列有“⽢肃彩陶”展厅、“⽢肃丝绸之路⽂明”展厅和“⽢肃古⽣物化⽯”展厅。
⽢肃省博物馆已经成为向公众开展科普宣传、教育的主要阵地。
先后被评选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全国科普教育基地。2012年底,⽢肃省博物馆荣升国家⼀级博物馆。
⽂化主题展·基本陈列
⽂化主题展·临时展览
明星馆藏资源
铜奔⻢
⼜名“⻢踏⻜燕”、“⻢超⻰雀”等,为东汉⻘铜器,国宝级⽂物,1969年10⽉出⼟于⽢肃省武威市雷台汉墓,现藏于⽢肃省博物馆,为⽢肃省博物馆镇馆之宝。1983年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;1996年被国家⽂物局专家组鉴定为国宝级⽂物;2002年被国家⽂物局列⼊⾸批禁⽌出国展览的珍贵⽂物。
鼎形铜⾏灯
鼎形铜⾏灯,该藏品开启⾼30.2厘⽶,收合⾼16.7厘⽶,⼝径11.3厘⽶。收合时为三⾜圆鼎,内盛燃灯时所⽤的油料,盖两侧⼆鸭⾸,其宽嘴正好衔住双键,鼎盖便被牢牢扣住。⽤灯时,将双键⽀起,可插⼊鼎盖中⼼的圆銎中,此时鼎盖即成为灯盏。构造精巧,设计科学,使⽤⽅便,封⼝严密不溢油,为贵族出⾏时使⽤的灯。国家⼀级⽂物。
涡纹彩陶瓮
⻢家窑⽂化⻢⼚类型,永登县蒋家坪出⼟,⾼52厘⽶,⼝径19.6厘⽶,底径12.5厘⽶。瑰丽⼤⽅的图案与魁伟丰满的器形相结合,表现出雍容华贵的⽓度,因⽽享有“彩陶王”的美誉。为国家⼀级⽂物。
鲵⻥纹彩陶瓶
鲵⻥纹彩陶瓶现藏于⽢肃省博物馆,仰韶⽂化⽯岭下类型,⽢⾕县⻄坪出⼟,⾼38.4厘⽶,⼝径7厘⽶,底径12厘⽶。⼩⼝、⻓颈、平底,腹上部有双⽿,颈部有堆纹⼀圈。瓶腹绘⿊⾊⼈⾸形的鲵⻥图样,⼀双短臂向外伸出,全身为斜格纹,尾部弯曲。
东罗⻢神⼈纹鎏⾦银盘
东罗⻢神⼈纹鎏⾦银盘现藏于⽢肃省博物馆,靖远县北滩出⼟,银盘直径31厘⽶。原是鎏⾦,现⼤部分已脱落。盘内满饰浮雕花纹,分三圈置列。外圈饰相互钩联的葡萄卷草纹,其间栖有⼩⻦等⼩动物。中间⼀圈浮雕古希腊奥林匹司⼗⼆神的头像,每个头像左侧各有⼀只动物。盘中央为⾼佛雕的倚豹、⼿执权杖的酒神,是银盘的主题花纹。在圈⾜内底部有点状铭刻⽂字⼀⾏,这是在中国丝绸之路上发现的要罗⻢⽂物。
精品⽂创
合作电话:1814907018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