宝鸡市凤翔区博物馆
宝鸡市凤翔区博物馆位于凤翔城内文化路西段(东湖路与文化路交汇口向西500米),占地面积8600平方米,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,陈列面积500平方米。是集文物保护管理、陈列展示、科学研究、宣传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。是国家三级博物馆和陕西省免费开放单位。
目前馆藏文物万余件,包括陶瓷器、玉石器、碑帖字画、青铜器等,上起石器时代,下至近现代,文物数量多、种类全,品位高、价值大,尤其以雍城遗址出土的春秋战国时期文物为代表。
博物馆入口为秦汉阙门,西侧为春秋战国时期高台建筑基址,院内石刻文物陈列展出历代记事碑、墓志碑、苏轼四君子图碑等40余通。院内墙体浮雕组图选取德公迁雍、秦晋之好、始皇加冕等秦国在雍城的历史故事,再现了雍城时期秦国的重要史迹和秦人不断开拓进取的奋斗精神。博物馆的基本陈列“天下九州·唯雍其昌——凤翔历代精品文物展”,共由两大部分八个单元组成 ,展出文物精品300余件(组)。陈列采用图板、模型、生活场景、语言导览、多媒体等多种现代展示手段,将展览的专业性、学术性与观赏性、趣味性紧密结合,反映了新石器时代土著居民的生产生活面貌、商周先民的青铜铸造艺术、雍秦辉煌的历史文化、汉唐盛世的繁荣景象和宋元明清演变发展,全方位再现了凤翔历史。
馆藏文物
战国·铜敦
是战国早期的典型作品。敦体呈圆球状,敦半球形器盖上有昂首挺胸的三兽,盖顶中心部位有一圆形涡纹图案,上下器口均平直,盖口沿有三个素面椭圆形三牙,上下扣合紧密,敦底有三蹄足,足根部饰兽面纹,腹部有相对的两组环钮,分别饰绹纹或平行线纹。
器与器盖浑然一体的精准设计,以及高超的制作工艺着实令人感叹。
战国·龙首金马饰
正视略看似一兽头形,长舌下垂,细看则由五龙蟠绕而成,龙有首有足,身饰小乳钉纹,背有一横梁。该器为金质,是战国时期的不可多得的精品马饰。
战国时期,包金、错金和鎏金三种工艺均是贵族用于高等级器物上的装饰技艺,装饰效果富丽堂皇,而纯金制品的工艺成本更高,更为奢华,显然不是普通人所能拥有的。
凤鸟衔环铜熏炉
凤鸟衔环熏炉造型奇特,世所罕见,整个铜熏炉设计巧妙、工艺精湛、风格独特、纹饰瑰丽,是战国时期青铜器的经典之作。
凤鸟衔环铜熏炉的发现,为研究雍秦历史文化提供了实物佐证,意义非凡,因此,很快就被认定为国家一级文物,是宝鸡凤翔区博物馆的“镇馆之宝”。
北宋·耀州窑青釉刻花凤首壶
耀州窑青瓷的主要特点:纹饰刻的非常清晰,刀锋犀利、刻划深邃、粗犷有力,立体感强,具有一种浮雕的美感,带有北方人的性格特点,史籍上记载叫“刀刀见泥”。
耀州窑以刻花青瓷最为人称道,其刻花工艺水平居宋、金时期各窑之冠。耀州窑刻花瓷器以橄榄绿色为主色系,辅以精湛的刻划花作为装饰手法,在方寸之间表现了工匠们丰富多彩的想象力,烧造出了别具特色的耀州窑刻花青瓷。
战国·秦雍城遗址瓦当
秦汉瓦当集绘画、浮雕、书法、工艺美术等于一身,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装饰手法,成为中国古代艺术宝库中的珍宝。其精美的纹饰、隽永的文字及美好的寓意,直接影响了后世制作“月饼”时的图案,并形成了一种颇具文化气息的月饼模子:“瓦当模”。
五威司命领军银印
五威司命是个管监察的官,权力很大。这枚“五威司命领军银印”为龟钮造型,纹饰清晰,线条流畅,龟首前伸,龟背著有花纹,尤其是龟背后半高耸而甲边前半稍窄,是王莽时期龟钮印最为典型之特征。这枚银印也成为与史书相互印证“王莽改制”实物资料,具有十分珍贵的历史价值。
宋·定窑白釉带温碗瓜棱形执壶
由蹲狮形钮壶盖、瓜棱形执壶、镂空足瓜腹形花口温碗共三部分组成一套带温碗执壶,壶口及盖部设有卡榫,温碗底有墨书李字及花押字各一。为宋金时期定窑系白瓷代表作品。
合作电话:18149070180